查看原文
其他

【《人民日报·民生周刊》深度报道】天津西青区: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有机融合

西青区委宣传部 天津西青 2022-04-26


今年5月,国务院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,天津西青区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成效显著,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(市、区)名单,获中央奖励资金2000万元。

能获此殊荣,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汝杰7月10日在接受《民生周刊》记者采访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。他表示,这只是开始,西青在农村人居环境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,还面临诸多挑战。

记者采访获悉,近年来,西青区按照天津市委、市政府部署要求,充分利用村支两委换届契机,以农村垃圾处理、生活污水处理、“厕所革命”、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,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。


帮扶困难村大变样


走进第六埠村,庭院错落有致,村道干净整治。但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,村党委书记、主任郝庆水的开场白却说,第六埠村是区里的帮扶困难村。

原来,几年前,发生在第六埠村的乱搭乱建现象很严重。这是一个典型的大村,村区域面积16000亩,近5000人。2017年9月份被西青区定为新一轮帮扶困难村。

郝庆水当过乡镇干部,经过商量,2015年回到村里竞选担任村委会主任,换届后书记、主任一肩挑。

尽管纳入帮扶困难村意味着有资金倾斜,但郝庆水坦言脸上无光,他决定和村两委班子改变这一面貌。

从2018年7月中旬开始,第六埠村所在的辛口镇全面落实清脏治乱工作。随后,村里开展对“六边的大清整活动”(即村边、路边、田边、河边、沟边、坑边),所有乱堆乱放、各种杂物全部清除。

“违章建筑形成时间较长,原因也很复杂,我们两委班子决定先从自身开始,带头拆除。”郝庆水表示,慢慢地这一工作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。

在拆违时,村里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。比如有一户人家,祖孙三代实在是住不下,搭建了一间,一旦违建被拆除,意味着就没地方住。于是,村里把他们先安置到村里闲置的小学校舍。

“既然拆了就得有变化,否则还不如不拆。”郝庆水说。就这样,一系列村庄改造提上日程,比如雨污分离。以前村里200多户没有下水道,只能去公共厕所,村里按照每户2000元补贴进行改厕。

考虑到第六埠村域面积比较大,为便于管理,村里制定了全域清洁方案,分成6个片区,班子成员各负责一片,带头指挥清理街道、胡同、死角的杂物、堆物。

在2019年春节前一个月发起总攻,每天100多人参与清理,日清理垃圾、杂物30多吨,动用大小运载车20多辆。通过努力,时间不久,村里的各条街道、胡同的杂物被清理一空。

在整个工作中,党员、村民代表积极带头清理周边环境,遇到疑难问题,主动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。

第六埠村内有两支卫生队,一支负责村内居民区卫生清理、垃圾转运,专门配备有垃圾处理站;另一支负责田间垃圾转运、杂草清理、河道管理、树木修剪等工作,并由辛口镇组织新建新型农田垃圾处理站一座,可将田间秸秆粉碎后制作成有机肥料,变废为宝。

为了保持卫生清洁常态化,村里还举办“最美庭院”活动,全力提升群众文明、清洁意识。

通过努力,成效初显。截至目前,全村共腾退公共空间 12万多平方米,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广场2000平方米,改造迎宾里西侧公园12600平方米,村内绿化美化5000平方米。

郝庆水最开心的是,村民对环境的改善提升有了新的认识,纷纷表态配合村里工作。

他介绍说,该村计划在今年底之前彻底将所有街道、胡同的公共空间腾退出来,对有难度的死角投入人力、物力进行彻底清除。

“同时,结合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和红色教育重走长征路旅游项目,把万亩良田打造成天然大公园,集旅游观光、农业采摘、农事体验、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,推动一、二、三产业有效融合。”郝庆水说。


多措并举


第六埠村的变化是西青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缩影。

西青区注重将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做到有机融合,坚持因地制宜、一村一策,着力打造特色村、亮点村。通过此举,力求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建设一批具有西青特色的村庄,让农业强、农民富、农村美成为新常态。

“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,首先是顶层设计,建立工作体系。”西青区副区长方伟对记者说。西青区委、区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,在全市率先出台了《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》,研究制定了《西青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,按照项目化、工程化、具体化和清单式、台账式管理的要求,谋划了生活垃圾处理、生活污水治理等十大工程,细化为29项重点任务,逐一明确三年目标和责任单位,形成系统完善的顶层设计。成立了西青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,形成了一把手挂帅、多部门参与、分工明确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

为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重点工作在西青实施,西青区委充分发挥四机关齐抓共管的优势,组建了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、政协主席为组长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为成员的9个督导检查组,负责全区9个街镇全域清洁化工程行动督导检查工作。

有了顶层设计,然后是具体工作推动,比如抓硬件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。

据悉,西青区围绕垃圾、污水、厕所等重点环节,实施项目化、清单化、工程化管理,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。按照7‰的人口比例配备了村庄保洁员,建设垃圾转运站16座,2019年3月31日启动建设占地537亩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,预计2020年底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。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,召开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千人推动部署会,制定了《2019年西青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》,在居民社区、机关事业单位、学校、医疗机构等场所广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印刷宣传材料30余万份,购置了43辆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专项收运车。

6月15日,西青区委书记李清带队,组织各级机关干部、社区工作者、社区村庄志愿者11000余人,入户宣传生活垃圾分类重要意义和分类知识,向38500余户居民配发室内简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,同时引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。

截至目前,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居民18万户,覆盖率超过50%。

西青区按照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和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站两种方式,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。同时注重抓源头治理,面源污染大幅减少。瞄准种植、养殖环节,推广绿色防控技术,有效降低环境负荷。落实化肥、农药“负”增长要求,推广实施了有机肥替代化肥、病虫害统防统治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,启动了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工作。

方伟表示,在推进过程中还注重抓管理提升,坚持建管并重;抓宣传引导,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生活习惯。

比如建立文明村规民约,强化社会舆论监督,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、柴草乱堆乱积、农机具乱停乱放、污水乱泼乱倒、墙壁乱涂乱画、“小广告”乱贴乱写、畜禽乱撒乱跑、粪污随地排放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。推出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、示范庭院,挖掘和树立道德榜样典型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

四个特点


记者采访获悉,西青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,即快、高、全、实。

“快”体现在天津市率先出台工作方案,全面启动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,体现了工作速度。“高”体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坚持高站位、高标准、高投入,体现了工作力度。“全”体现在把农村全域纳入整治范围,做到全覆盖、无死角,引导全民参与,清除陈年垃圾,体现了工作广度。“实”则是逐级压实责任,建立工作台账,加强督导检查,体现了实际效果。

“近一年来,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距离中央和市委、市政府的高标准、严要求,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。”李汝杰表示,下一步,西青区将深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,分类推进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,坚决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任务,同时,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,继续巩固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,努力把西青区建成天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先行区、示范区。

西青区委书记李清表示,西青区将进一步落实好中央、天津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,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引领,着力实施好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整治”工程,以更大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,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“厕所革命”等十项工程,持续打造宜居环境,按照“双轨并行”方式加快实施村民康居全覆盖工程,因村制宜、精准施策,着力打造一批留得住乡愁、听得见蛙声的“田园式”宜居村庄,以崭新的城乡面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。

来源:人民日报

● 西青区在武汉市举办“智能科技 创新西青” 精准招商推介会● 【《天津日报·聚焦西青》】西青区:为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“蓄能充电”● 携手于田奔小康 西青区今年再添帮扶资金1310万元● 聚焦全面从严治党——西青区委宣传部党支部、区委督查室党支部联合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参观活动● 西青区领导专题调研部分重点项目推进情况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